摄影是视觉造型中一种独特的媒介,具有向我们投射直接的、不寻常的、动态视角的能力。
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AI出现,我们发现摄影(应是摄影的变体,结果是影像)仍然是幼儿,正在发育。没有人真正掌握现今影像幼儿的本质属性——它的本性还未完全展现出来。
早期的社会纪实摄影虽然因当初的达盖尔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还无法实现促进社会改良的重任,但是许多劳动者的影像例如《井口女工》、《沙尘暴》、《占领大沽炮台》等等照片仍然被当做现实与生活的“目击者”用来影响公众。
但是,摄影术的故乡必竟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人文主义深入人心,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权,重视人性。摄影术就诞生在这样一片浓郁的人文主义土壤中。
这就是上述这些照片,虽然产生在摄影术早期,却带着现实与人文内涵的原因。
随着摄影术的进步,纪实摄影最终参与到促进社会改良的活动中。
20世纪30年代纪实摄影才从从理论上被界定清楚。发生在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中的由政府资助的摄影计划的成功实现,(共产生了由11位摄影师拍摄的27万张照片)除了促使美国政府改变农业政策,力图把“占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还使美国公众的兴趣转移到美国社会现实中来。除此之外,纪实摄影使视觉艺术的现实主义风格得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