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行网讯 文/图:刘学琦)“麦子金黄杏儿肥”。小满刚过,我们一行受邀踏进了原阳华宝园那片杏子林。微风轻拂,成熟的杏子在枝头上若隐若现,像顽皮的孩童在跟人们捉迷藏,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杏子们在互相分享诉说着成熟的喜悦。沙丘上,一望无际的杏林和美丽的兰花草在我梦中萦绕多年,如今看到偌大的杏子林,又激起我寻觅“杏兰”夙愿。
华宝文化园位于原阳刘庵村。根据历史沿革,刘庵村在1973年隶属王杏兰公社,1983年成为刘庵村民委员会,隶属王杏兰乡。此后,在2005年再次归属福宁集乡管辖,现在的福宁集镇带“杏兰”的村有王杏兰、李杏兰、甄杏兰、毛杏兰、刘杏兰、赵杏兰、吴杏兰、黄杏兰、蔺杏兰、牛杏兰、陈杏兰和马杏兰,共有十二个叫“杏兰”的村。因在福宁集工作多年,听人们常说起,叫“杏兰”的村不止十二个,带着好奇和初心,萌生了寻觅“杏兰”的想法。
相传,杏兰一带沙岗连绵,岗上多杏树和兰草,村庄多以“杏兰”取名,寓意“春杏秋兰”,漫野飘香,我想那就是印象中故乡的样子吧!
抬头望着黄澄澄的杏子,小灯笼般一颗颗挂满了枝头,那圆润饱满可爱的模样,让人迫不及待的伸手摘下一颗,看着手心的杏子,微微带着绒毛,散发着淡淡的果香,用手轻轻捏开它,橙红色的果肉立时含汁欲滴,小心翼翼的咬上一口,酸甜的滋味在口中蔓延开来,慢慢唤醒了味蕾深处的记忆。那甘甜清香的滋味那么让人陶醉。冥思遐想中低头寻觅梦中散发着香味的兰花草,却不见了踪影。兰花草不知去了哪里?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有杏无兰的现实,不禁让人百感交集。
轻轻地拿起一个杏子,仔细端详着、遐想着,仿佛对历史长河中“杏兰”的变迁有着莫名眷恋,看到树下掉落满地熟透的杏果,伤感的思绪已经不能自己,梦中“杏兰”的样子不断在脑海中徘徊,怎么也挥之不去。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光影斑驳,情不自禁举起手中的相机,定格这永恒的画面。在这片杏林中,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寻觅“杏兰”与时空对话让我百感交集。
回首望着那片杏子林,那是梦中家园该有的样子,更是人们荡涤心灵的港湾,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的片刻宁静。拎着金黄的杏子踏上归途的那一刻,回想采摘杏子寻觅“杏兰”的场景,如同美丽的画卷一般,深深烙在了我的心田,成为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回到家中,急切的翻开清康熙《阳武县志》,细心查询乡村集镇地名表。县北十村:地城,去县8里;梁家寨,去县12里;东杏兰去县20里;西杏兰,去县18里;延州,去县25里;霸州寨,去县35里;张大夫寨,去县18里;殷家寨,去县15里。显然,这里的东、西杏兰是“泛指”的,应有多个“杏兰”村所组成。有些村的名字也是第一次看到,没有查到“杏兰”村不免有些遗憾。
又查民国《阳武县志》地名表,惊奇的发现有多个“杏兰”村的出现,有的“杏兰”村名字是第一次看到,我不禁欣喜若狂。民国阳武县划分为五个区,杏兰各村隶属第四区:第28保、29保、30保和31保之中。第28保辖:甄杏兰、李杏兰、毛庄、了马庄、刘岗。第29保辖:王杏兰、赵杏兰、刘杏兰、姚杏兰、东姚杏兰。第30保辖:孙杏兰、黄杏兰、吴杏兰、蔺杏兰、苏杏兰、张杏兰、马辛庄、蔺庄、马庄。第31保辖:马杏兰、延厂、车杏兰、陈杏兰、后小街、毛岗。从上面带“杏兰”名字的村可以看出都有十六个之多;一下子多出了四个“杏兰”村,苏杏兰、姚杏兰、东姚杏兰、孙杏兰、车杏兰和张杏兰也是第一次看到。杏兰一带有“苏家坟”,坟莹颇大,现在已经没有苏姓人家了,听人们说是后继无人,也或是远迁他乡了。姚杏兰应该并到了吴杏兰,如今人们到吴杏兰也称到“姚杏兰”之说。孙杏兰应该并到了马兰庄,因该村孙姓人家居多。张杏兰、车杏兰不知何时消失了,也许早已淹没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了。
供稿:刘学琦
编辑: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