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出版摄影图书180余册的“国内出书第一人”刘远先生






刘远,1953年出生于河南,生长于陕西,漂泊于海南,辗转于广东,现居广州。务过农,做过工,经过商。至今游历192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和编印188本摄影图书,在国内外举办和参加116次摄影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国摄影艺术馆、北京映画廊等机构收藏,被称为“中国人看世界的代表”。


主要出版

 《百年红色三部曲》 第三只眼文化传播2020年

《我的南美》中国视觉艺术出版社 2020年

 《THE LOST BLOC》英国UNICORN出版集团 2019年

 《圣地》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年

 《刘远现象》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8年

 《三地书》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8年

 《一份来自圣地的另类调查——餐饮&如厕》 蝴蝶效应摄影机构 2017年

 《活在广州》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7年

 《红色影像之旅》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4年

 《记忆与表达——东欧行记》 香港文化中国出版社 2013年

 《北京有个798》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1年

 《JOURNEY THROUGH NORTH KOREA》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北纬90°破冰之旅》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海南情》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徜徉加勒比》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河南人》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我心中那块黑土地》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9年

 《行走俄罗斯》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9年

 《云雾不列颠》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年

 《这般—刘远眼中的朝鲜》 中国时代出版社 2008年

 《如是—刘远眼中的美国》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年

 《极地》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8年


主要展览

 《中国摄影名家百人百幅典藏大展》2021年 云南大理

 《秘境南美》摄影展暨历年摄影图书展2020年广州、汕头、郴州、珠海

 《影像 时间 记忆》群展 2019年 北京国际摄影周

 《影像广州七十年》群展 2019年 广州

 《领袖》2018年北京国际摄影周

 《活在广州之城中村》2017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红色影像之旅》2012年至2017年山西、北京、广东、贵州、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地十个城市

 《广州纪事》2015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丽水人》2015年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

 《生活在连州》2013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意志的风景》2012年广东美术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视读南疆》2012年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以色列》2010年至2012年广东、广西12所大学

 《当相机掠过城市》2011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走进朝鲜》2010年立陶宛国际摄影节

 《红色土地》2010年美国纽约摄影节

 《北京798》2010年土耳其安卡拉

 《严肃的红色——朝鲜行记》2010年日本东京

 《性感的红色——加勒比行记》2010年韩国首尔

 《同一天空下》大型室外展2009年至2010年连州、广州、顺德、昆明、西安、

郑州、上海

 《远望——古巴与朝鲜》2009年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

 《极地》2008年北京中国美术馆

 《南极风光》2007年美国亚特兰大摄影节


馆藏与获奖


2020年12月 已出版的摄影书169本由中国摄影艺术馆收藏

2019年09月 作品《活在广州》8幅由广州图书馆收藏

2018年10月 作品《俄罗斯 莫斯科》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收藏

2018年07月 作品《气壮河山》由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收藏

2018年03月 艺术装置大书《三地书》由深圳雅昌艺术中心收藏

2017年05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广东省中山市文化馆收藏

2017年04月 画册《红色影像之旅》获映画廊成立十周年特别评选“最佳摄影图书奖”

2016年12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湖南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收藏

2016年12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广州扉艺廊收藏

2016年11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连州摄影博物馆收藏

2016年09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北京映画廊收藏

2016年08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深圳雅昌艺术中心收藏

2015年04月 作品《古巴哈瓦那至尼斯山谷途中》2幅由北京映画廊收藏

2012年09月 展览“红色影像之旅”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报道类优秀摄影师奖

2012年08月 作品《慕尼黑》、《科隆火车站广场》由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8年10月 作品《南极格雷克海峡》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8年09月 画册《极地》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优秀摄影画册大奖

2007年10月 作品《南极风光》组照入选第35届纽约国际摄影沙龙

2007年08月 作品《南极风光》获北京全国金色建材摄影大赛银奖

2007年08月 作品《南极风光》组照获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

2006年11月 作品《古堡》《摄》入选第34届纽约国际摄影沙龙


刘远先生作品欣赏:



巴西 伊瓜苏 2007年2月23日



俄罗斯  叶卡捷琳堡至彼尔姆途中  2008年



格陵兰  科鲁苏克  2009年



中国  西藏  米拉雪山  2005年



埃及  阿拉伯沙漠  2008年



加拿大  贾斯珀至埃德蒙顿途中  2008年



加拿大  甘露市至温哥华途中  2008年



阿根廷  乌斯怀亚  2007年



智利 蓬塔阿雷纳斯至百内国家公园途中 2016年12月11日.


 

委内瑞拉 卡奈马国家公园 2017年1月12日



巴西—— 里约热内卢 狂欢节



圭亚那 乔治城 2017年1月16日



阿根廷 潘帕牧场 2007年2月9日


 

巴西 伊瓜苏 2007年2月23日


 

阿根廷 潘帕牧场 2007年2月9日


 

秘鲁 库斯科 2016年12月17日



厄瓜多尔 加拉帕戈斯群岛 2017年1月2日



秘鲁 阿雷基帕 2016年12月19日



玻利维亚 拉巴斯 2016年12月23日




2020年刘远作品及摄影图书在广州展出


刘远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从刘远的人生及影像解读《百年红色》

巩志明

(摄影评论家,策展人,西安工程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华商报》首席编辑、图片总监)


刘远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在拿到《百年红色》书稿之前,2017年我在《人民摄影》上的《巩志明新观察》里面,评析过刘远,一次发了两个版面,刘远是我这个持续了整整三年的专栏所入选的,“寻找最有传播价值的摄影师”之一,当时重点评价的作品是他的《红色影像之旅》和《活在广州》。2018年,我又应邀在《刘远现象》中评论了刘远,认为刘远是个有胸怀,有格局,能包容批评声音的摄影家。

而今,在2020年盛夏,我拜读了《百年红色》,深受震撼和感动,前后断断续续阅读了两周之久,因为收到的是PDF版,看清图说了,看不到图片的全貌,一页一页拖动,不断缩小放大,如是者三。三大册,一千四百多页,前后看了两遍,了然于胸之后,才开始动笔。

我客观地说吧,《百年红色》是至今为止刘远作为摄影家最为重要的作品,它也是我近年看到的非常有分量,有价值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摄影作品。我希望,《百年红色》能进入中国摄影史。


刘远其人


要解读刘远的摄影,必须先解读刘远其人。

文化也好,艺术也罢,其核心是研究人。通过塑造人、刻画人、表现人、研究人,去反映人作为生命个体所依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阶段,这样的作品就可看好玩,生动具体,而且活灵活现,发人深省。

我解读刘远,是从三个关键词入手的:

一、有胆有识。刘远生于1953年,1966年文革爆发,他13岁,这一年,他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事。先是与小伙伴步行六天去革命圣地延安。紧接着,又与小伙伴相约从西安乘火车去北京见伟大领袖毛主席。因为在西安火车站与小伙伴走失,结果他独自一人去了北京,而且见到了毛主席。今天的人其实很难体会这件事对一个13岁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因为今日的交通信息和物质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刘远的同龄人肯定知道,而且会有深刻的认知:这个孩子有种!

果然,1988年35岁的刘远砸掉铁饭碗,连单位的房子都上交了,斩断后路,挈妇将雏下海南,这些都体现了刘远敢打敢拼,有不同于凡人的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胆识。这事在1988年,就是放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可能对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中国普通人都是挺大的挑战,更不要说,刘远是工作生活在西北内陆,陕西铜川的国营企业。我对铜川还是非常了解的,那里绝对是非常闭塞的地方。

其实,刘远13岁独自去北京,24岁他敢为天下先,携太太下江南旅行结婚,而且还坐了回飞机,成为上千人的国营企业议论纷纷的“新闻人物”。35岁辞职下海,夫妇双双扔掉铁饭碗,这些事之间都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性格就是命运,而敢字当头,不瞻前顾后想后路,这就是刘远的性格!

二、有情有义。刘远在《百年红色》里表达了对太太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回忆海南四年多的“命运多舛,饥寒交迫”。这些文字描述的场景让人动心动容,读着读着就会潸然泪下。应该说,刘远的成功有一半得益于他有个通情达理,知冷知热,既可以共荣华、携手遨游世界,还可以同饥寒、心贴心扛住命运的肆虐,生死与共的好伴侣。刘远对太太的感恩心,对儿子的愧疚心可能是他人格中最温暖的基色。

有情有义的刘远对下乡插队的村子和乡亲,对自己的房东,对刚好同村的干爸干妈一家也是心心念念,感念不已。还对和自己一起创海南的同伴、邻居惦念牵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刘远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平等之心、恻隐之心、悲悯之心。大家都是人,人生而平等,只有极少的人,会成为命运的宠儿,绝大多数终将劳苦一生,默默无闻。这就是社会的严酷,这也是命运的无情。刘远深知对于生命的敬畏,首先要珍惜和尊重既往的同行者,不因财富地位的改变而改变,这是什么,这就是情谊,也是人味!

三、有粗有细。刘远自称是个粗人,可是,他更是个细人。这点尤其表现在他对海南打工和谋生闯荡阶段的反思和总结,他几乎从自己所有的老板身上都虚心学习到了优秀的品质和习惯,有些甚至就是一种思路和方法,在刘远的精神世界里,几乎没有抱怨和仇视,没有自卑和自践,有的永远是像海绵一样的不弃涓滴,改善自我,提升和强大自我。这恰恰是刘远非常宝贵的品质,也是刘远从凡人起步,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根本。

十三四年前吧,刘远开始满世界跑,旅游画册一本接着一本出,摄影圈个别人可能会认为刘远是个粗人!可是从2014年刘远出版《红色影像之旅》开始,他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了。到了2017年他的《活在广州》,2018年他的《刘远现象》《圣地》面世,懂行的人看出了门道。原来刘远是有道行的呀,用陕西话说是“有下(音ha哈)数的”。这时,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刘远的不同寻常,刘远的粗中有细,刘远的“出水再看两腿泥”,终于,有人察觉了:“刘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人间自有公道,付出才有回报。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以说,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粗有细。这是解懂刘远其人的三大关节!


刘远的影像


刘远是有摄影情结的。

在《百年红色》里,刘远说,初到海南,为了谋生,为了糊口,为了生存下去,他整整十年没有模相机。还是在《百年红色》里,13岁的刘远徒步到延安在宝塔山下延河桥边拍下了纪念照,同年,还是13岁的刘远只身到北京去见伟大领袖,也在天安门城楼前拍下了纪念照。刘远1977年元旦旅游结婚,在杭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夫妇二人的纪念照。尤其是旅游回到西安,在钟楼他给太太拍的纪念照,钟楼上贴满了信息丰富的大字报。

刘远是1971年下半年招工的,他1979年春又重回到插队的陕西省铜川市金锁公社背塔大队水海子生产队的店梁村为乡亲们拍照,这是至今为止,我看到的刘远最早的一批摄影作品。

一切文化和艺术,说到底就是兴趣爱好和情怀志向。

刘远如果不是爱好摄影,可能永远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或许压根就不会在信息传播和文化艺术上留下作品和名字。那么他的成功也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成功,不是精神层面的贡献。

2005年之后,刘远开始进入摄影界,他是充分利用了21世纪互联网时代,数码影像获取的便利,以“海量照片、大批作品、高频次出版展览,高强度覆盖和刷新”这样的特点和个人面貌进入公众视野的。

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一个文化潮流和摄影现象时,也应该用一下刘远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其人其事,对我们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具有哪些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呢?

其一,刘远的影像路数不是从“风花雪月、唯美追求,沙龙比赛”这条路上走出来的。而这是中国绝大多数摄影发烧友的主流线路。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越是非主流的线路,可能越具有文化价值,影像也概莫能外!

其二,由于刘远有着特别丰富和跌宕的人生体验,也有着可以走遍世界的财务自由,更有着“从小就勇于冒险”,年轻时就想走出铜川,看看外面的世界的鲜明个性。那么,刘远走上了“刘远看世界”的摄影道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以刘远的智慧将之定性为:“我不是摄影艺术家,我就是爱旅游的摄影发烧友”,就越发合理且从容,享受且自在!

其三,摄影对于现代人来说有一万种可能性,而我们熟知的还不到万分之一!我们惯常所认知的摄影的记录与表达,时间与空间,信息量与艺术性,用这些老生常谈的“模块”去套刘远,统统不灵光。刘远完全就是一个无法归类的“另类”和“异数”。因为,刘远如果仅仅是行走在他的“刘远看世界”的线路上,那十分好办,也很容易归类。问题是,刘远是不可能按程序拍摄,按规则出牌的人,这次他整出了一大部三卷本的《百年红色》。

从此,刘远的摄影完全须要重新定义和评价!


我看《百年红色》


我总喜欢讲这个笑话:

一个傻子饭量实在太大啦,到饭馆去吃包子,吃之前傻子给店小二说,我吃着你数着,看我吃多少个才能饱!于是吃一个不饱,吃一个不饱,直到吃了四十个包子,饱了!傻子不干啦,哭着嚷嚷:“早知道吃四十个才饱,你们为啥,不早早把这第四十个包子拿出来呢!”

你要说,当年刘远第一次出国旅游就先知先觉,有了《百年红色》的雄伟蓝图,成竹在胸。打死我也不相信!那么,刘远是什么时候有了这个伟大的构想的呢?我相信,就像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出发时也漫无目标,中途也几经周折,不断失败不断调整之后,终于找到了北上的大方向,最后落脚延安!

那么怎么评价刘远的《百年红色》呢?

《百年红色》的第一个价值,首先体现在它的思想性是建立在个人视角之上的。它是以一个中国公民的个人视角记录和表达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红色一百年,世界格局是怎么波涛汹涌、潮起潮落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又是发生了怎样的现实演变和社会进化?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生活质量怎样?他们有着怎样的感受和声音?对于这些深刻变化作者有着怎样的观察和思考?

21世纪的记录和表达,个人视角非常重要。只有每个真实的鲜活的生命个体都对我们这个世界进行观察和记录,受众才能看到更为丰富立体的、多维度的现实。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进行时才会有着更多感性的,具体的,无遮蔽的认知。这些丰富的相互补充,交叉的的对当下现实的观察和描述,就可能被选粹提纯,成为历史! 

刘远说:“这并不是专门的历史著作,而是一段由一个中国普通平民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历史,是对这段历史的个人化观看。”此可谓,不卑不亢,理性清醒,也有些让人感佩的荡气回肠!

《百年红色》的第二个价值,是它的周密的框架结构和翔实的图像和文字资料的搭建和构成。一个伟大的典范的建筑,设计蓝图非常重要,其次就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和精良的建筑施工。刘远说,按照什么框架去结构这部作品,让他苦恼了很多年,有一天突然开悟,将《百年红色》划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部:从沙俄到苏联再到苏联解体后的15个国家;

第二部:曾经实行过社会主义,而今已经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16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部:依然行进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5个国家。

这样的结构划分应该说是这部作品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说实在的,我们的受众绝大多数人,这个大概念是缺乏清晰的认知的,也不会条分缕析到这么精准的程度。将一个高度复杂模糊的事物精准化,清晰化,确定化,概括化,这件事本事就需要智慧,也需要积累!

有这样的设计之后,问题是三大册的36个国家和地区需要材料填充,而刘远给增加设置的底线是一张资料图都不用,全部用自己的照片。“游山玩水,周游世界”十几年,在这里,露出了底牌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远是打无准备之仗的人吗?哈哈,刘远的一生都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似乎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没有无效的消耗,也没有多余的动作。

刘远高就高在这36个国家和地区统统踏入过,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过!妙哉,他的“存货”将三大册的设计框架全部填充,没有任何缺漏和空白。

《百年红色》的第三个价值,是它的访谈部分。刘远对18个国家的18个家庭以及16位个人进行访谈。这可以说是《百年红色》的画龙点睛之笔。无论走什么类型的道路,无论什么政党执政,检验的标准只有一条,是否让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有安全感、幸福感、尊严感,敢说话,心情舒畅的好日子!如果一部对百年红色历史的个人化观看,缺失了对民众生活的观察,对民生疾苦的倾听,那不仅不接地气,而且会空泛空洞,无法经受住时间的侵蚀和消磨!

相对而言,这部分的内容非常重要,但是刘远的访谈质量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访谈浮于表面,提问缺乏层层剥笋般的递进和深入。这可能和刘远的出身有关系,也可能他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百年红色》的第四个价值,是其中的刘远个人部分。刘远作为中国的一个普通公民的命运起伏和人生经历很具有代表性,也能很大程度表征这百年中国人过的日子,经历的艰难困苦,收获的春华秋实。这部分最为翔实鲜活,案例典型,非常可读,也发人深省。但是,遗憾的是,选用的材料跳跃太强,而且中间有链条缺失,给人的阅读感受是有上篇无下文,所以 ,人物命运整体性和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没有得到完美显现!

所有的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都属于遗憾的艺术。《百年红色》的瑕疵无法遮蔽它的光芒,刘远在这部作品里所承载的红色情结,以及对这代人的信仰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物,表现出的刨根问底的精神,他批阅上千万字,皓首穷经,扎实求证,为读者梳理出如此严谨且简明的百年红色脉络,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契合和扣住了许多中国40后50后60后那一茬人那根既麻痹又敏感的神经,这部分人和14亿人相比较,虽然属于少数,但是他们忧国忧民,知道来路,谨慎当下,担忧明天,他们大概就属于渴望了解真理并掌握真理的人,他们的记录和表达是值得所有人正视和倾听!

《百年红色》以下面四行文字结尾:

我们每个人

都是时代的亲历者

也可以是

时代的记录者

《百年红色》有一种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民间,来自于影像,来自于岁月的馈赠,它属于精神的力量,虽是涓涓细流,但可以汇成江海!它反思过去,警惕当下,珍视将来!

作为摄影评论人,我殷切希望《百年红色》早日出版,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像我一样欣赏和喜爱这部沉甸甸的大书!


                           2020年8月7日于西安不不居




《百年红色三部曲》(含赠送《百年红色文集》一本)购书联系方式:

联系人:狄学良

电话:13710606575

成本费:880元(含邮费)

封面:南极  格雷克海峡  2007年

编辑:老吴

出版摄影图书180余册的“国内出书第一人”刘远先生

发布时间:2021-09-10 18:36:22






刘远,1953年出生于河南,生长于陕西,漂泊于海南,辗转于广东,现居广州。务过农,做过工,经过商。至今游历192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和编印188本摄影图书,在国内外举办和参加116次摄影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国摄影艺术馆、北京映画廊等机构收藏,被称为“中国人看世界的代表”。


主要出版

 《百年红色三部曲》 第三只眼文化传播2020年

《我的南美》中国视觉艺术出版社 2020年

 《THE LOST BLOC》英国UNICORN出版集团 2019年

 《圣地》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年

 《刘远现象》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8年

 《三地书》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8年

 《一份来自圣地的另类调查——餐饮&如厕》 蝴蝶效应摄影机构 2017年

 《活在广州》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7年

 《红色影像之旅》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4年

 《记忆与表达——东欧行记》 香港文化中国出版社 2013年

 《北京有个798》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1年

 《JOURNEY THROUGH NORTH KOREA》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北纬90°破冰之旅》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海南情》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徜徉加勒比》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河南人》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10年

 《我心中那块黑土地》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9年

 《行走俄罗斯》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9年

 《云雾不列颠》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年

 《这般—刘远眼中的朝鲜》 中国时代出版社 2008年

 《如是—刘远眼中的美国》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年

 《极地》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8年


主要展览

 《中国摄影名家百人百幅典藏大展》2021年 云南大理

 《秘境南美》摄影展暨历年摄影图书展2020年广州、汕头、郴州、珠海

 《影像 时间 记忆》群展 2019年 北京国际摄影周

 《影像广州七十年》群展 2019年 广州

 《领袖》2018年北京国际摄影周

 《活在广州之城中村》2017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红色影像之旅》2012年至2017年山西、北京、广东、贵州、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地十个城市

 《广州纪事》2015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丽水人》2015年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

 《生活在连州》2013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意志的风景》2012年广东美术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视读南疆》2012年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以色列》2010年至2012年广东、广西12所大学

 《当相机掠过城市》2011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走进朝鲜》2010年立陶宛国际摄影节

 《红色土地》2010年美国纽约摄影节

 《北京798》2010年土耳其安卡拉

 《严肃的红色——朝鲜行记》2010年日本东京

 《性感的红色——加勒比行记》2010年韩国首尔

 《同一天空下》大型室外展2009年至2010年连州、广州、顺德、昆明、西安、

郑州、上海

 《远望——古巴与朝鲜》2009年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

 《极地》2008年北京中国美术馆

 《南极风光》2007年美国亚特兰大摄影节


馆藏与获奖


2020年12月 已出版的摄影书169本由中国摄影艺术馆收藏

2019年09月 作品《活在广州》8幅由广州图书馆收藏

2018年10月 作品《俄罗斯 莫斯科》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收藏

2018年07月 作品《气壮河山》由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收藏

2018年03月 艺术装置大书《三地书》由深圳雅昌艺术中心收藏

2017年05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广东省中山市文化馆收藏

2017年04月 画册《红色影像之旅》获映画廊成立十周年特别评选“最佳摄影图书奖”

2016年12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湖南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收藏

2016年12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广州扉艺廊收藏

2016年11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连州摄影博物馆收藏

2016年09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北京映画廊收藏

2016年08月 艺术装置大书《红色影像之旅》由深圳雅昌艺术中心收藏

2015年04月 作品《古巴哈瓦那至尼斯山谷途中》2幅由北京映画廊收藏

2012年09月 展览“红色影像之旅”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报道类优秀摄影师奖

2012年08月 作品《慕尼黑》、《科隆火车站广场》由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8年10月 作品《南极格雷克海峡》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8年09月 画册《极地》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优秀摄影画册大奖

2007年10月 作品《南极风光》组照入选第35届纽约国际摄影沙龙

2007年08月 作品《南极风光》获北京全国金色建材摄影大赛银奖

2007年08月 作品《南极风光》组照获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

2006年11月 作品《古堡》《摄》入选第34届纽约国际摄影沙龙


刘远先生作品欣赏:



巴西 伊瓜苏 2007年2月23日



俄罗斯  叶卡捷琳堡至彼尔姆途中  2008年



格陵兰  科鲁苏克  2009年



中国  西藏  米拉雪山  2005年



埃及  阿拉伯沙漠  2008年



加拿大  贾斯珀至埃德蒙顿途中  2008年



加拿大  甘露市至温哥华途中  2008年



阿根廷  乌斯怀亚  2007年



智利 蓬塔阿雷纳斯至百内国家公园途中 2016年12月11日.


 

委内瑞拉 卡奈马国家公园 2017年1月12日



巴西—— 里约热内卢 狂欢节



圭亚那 乔治城 2017年1月16日



阿根廷 潘帕牧场 2007年2月9日


 

巴西 伊瓜苏 2007年2月23日


 

阿根廷 潘帕牧场 2007年2月9日


 

秘鲁 库斯科 2016年12月17日



厄瓜多尔 加拉帕戈斯群岛 2017年1月2日



秘鲁 阿雷基帕 2016年12月19日



玻利维亚 拉巴斯 2016年12月23日




2020年刘远作品及摄影图书在广州展出


刘远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从刘远的人生及影像解读《百年红色》

巩志明

(摄影评论家,策展人,西安工程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华商报》首席编辑、图片总监)


刘远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在拿到《百年红色》书稿之前,2017年我在《人民摄影》上的《巩志明新观察》里面,评析过刘远,一次发了两个版面,刘远是我这个持续了整整三年的专栏所入选的,“寻找最有传播价值的摄影师”之一,当时重点评价的作品是他的《红色影像之旅》和《活在广州》。2018年,我又应邀在《刘远现象》中评论了刘远,认为刘远是个有胸怀,有格局,能包容批评声音的摄影家。

而今,在2020年盛夏,我拜读了《百年红色》,深受震撼和感动,前后断断续续阅读了两周之久,因为收到的是PDF版,看清图说了,看不到图片的全貌,一页一页拖动,不断缩小放大,如是者三。三大册,一千四百多页,前后看了两遍,了然于胸之后,才开始动笔。

我客观地说吧,《百年红色》是至今为止刘远作为摄影家最为重要的作品,它也是我近年看到的非常有分量,有价值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摄影作品。我希望,《百年红色》能进入中国摄影史。


刘远其人


要解读刘远的摄影,必须先解读刘远其人。

文化也好,艺术也罢,其核心是研究人。通过塑造人、刻画人、表现人、研究人,去反映人作为生命个体所依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阶段,这样的作品就可看好玩,生动具体,而且活灵活现,发人深省。

我解读刘远,是从三个关键词入手的:

一、有胆有识。刘远生于1953年,1966年文革爆发,他13岁,这一年,他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事。先是与小伙伴步行六天去革命圣地延安。紧接着,又与小伙伴相约从西安乘火车去北京见伟大领袖毛主席。因为在西安火车站与小伙伴走失,结果他独自一人去了北京,而且见到了毛主席。今天的人其实很难体会这件事对一个13岁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因为今日的交通信息和物质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刘远的同龄人肯定知道,而且会有深刻的认知:这个孩子有种!

果然,1988年35岁的刘远砸掉铁饭碗,连单位的房子都上交了,斩断后路,挈妇将雏下海南,这些都体现了刘远敢打敢拼,有不同于凡人的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胆识。这事在1988年,就是放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可能对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中国普通人都是挺大的挑战,更不要说,刘远是工作生活在西北内陆,陕西铜川的国营企业。我对铜川还是非常了解的,那里绝对是非常闭塞的地方。

其实,刘远13岁独自去北京,24岁他敢为天下先,携太太下江南旅行结婚,而且还坐了回飞机,成为上千人的国营企业议论纷纷的“新闻人物”。35岁辞职下海,夫妇双双扔掉铁饭碗,这些事之间都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性格就是命运,而敢字当头,不瞻前顾后想后路,这就是刘远的性格!

二、有情有义。刘远在《百年红色》里表达了对太太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回忆海南四年多的“命运多舛,饥寒交迫”。这些文字描述的场景让人动心动容,读着读着就会潸然泪下。应该说,刘远的成功有一半得益于他有个通情达理,知冷知热,既可以共荣华、携手遨游世界,还可以同饥寒、心贴心扛住命运的肆虐,生死与共的好伴侣。刘远对太太的感恩心,对儿子的愧疚心可能是他人格中最温暖的基色。

有情有义的刘远对下乡插队的村子和乡亲,对自己的房东,对刚好同村的干爸干妈一家也是心心念念,感念不已。还对和自己一起创海南的同伴、邻居惦念牵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刘远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平等之心、恻隐之心、悲悯之心。大家都是人,人生而平等,只有极少的人,会成为命运的宠儿,绝大多数终将劳苦一生,默默无闻。这就是社会的严酷,这也是命运的无情。刘远深知对于生命的敬畏,首先要珍惜和尊重既往的同行者,不因财富地位的改变而改变,这是什么,这就是情谊,也是人味!

三、有粗有细。刘远自称是个粗人,可是,他更是个细人。这点尤其表现在他对海南打工和谋生闯荡阶段的反思和总结,他几乎从自己所有的老板身上都虚心学习到了优秀的品质和习惯,有些甚至就是一种思路和方法,在刘远的精神世界里,几乎没有抱怨和仇视,没有自卑和自践,有的永远是像海绵一样的不弃涓滴,改善自我,提升和强大自我。这恰恰是刘远非常宝贵的品质,也是刘远从凡人起步,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根本。

十三四年前吧,刘远开始满世界跑,旅游画册一本接着一本出,摄影圈个别人可能会认为刘远是个粗人!可是从2014年刘远出版《红色影像之旅》开始,他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了。到了2017年他的《活在广州》,2018年他的《刘远现象》《圣地》面世,懂行的人看出了门道。原来刘远是有道行的呀,用陕西话说是“有下(音ha哈)数的”。这时,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刘远的不同寻常,刘远的粗中有细,刘远的“出水再看两腿泥”,终于,有人察觉了:“刘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人间自有公道,付出才有回报。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以说,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粗有细。这是解懂刘远其人的三大关节!


刘远的影像


刘远是有摄影情结的。

在《百年红色》里,刘远说,初到海南,为了谋生,为了糊口,为了生存下去,他整整十年没有模相机。还是在《百年红色》里,13岁的刘远徒步到延安在宝塔山下延河桥边拍下了纪念照,同年,还是13岁的刘远只身到北京去见伟大领袖,也在天安门城楼前拍下了纪念照。刘远1977年元旦旅游结婚,在杭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夫妇二人的纪念照。尤其是旅游回到西安,在钟楼他给太太拍的纪念照,钟楼上贴满了信息丰富的大字报。

刘远是1971年下半年招工的,他1979年春又重回到插队的陕西省铜川市金锁公社背塔大队水海子生产队的店梁村为乡亲们拍照,这是至今为止,我看到的刘远最早的一批摄影作品。

一切文化和艺术,说到底就是兴趣爱好和情怀志向。

刘远如果不是爱好摄影,可能永远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或许压根就不会在信息传播和文化艺术上留下作品和名字。那么他的成功也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成功,不是精神层面的贡献。

2005年之后,刘远开始进入摄影界,他是充分利用了21世纪互联网时代,数码影像获取的便利,以“海量照片、大批作品、高频次出版展览,高强度覆盖和刷新”这样的特点和个人面貌进入公众视野的。

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一个文化潮流和摄影现象时,也应该用一下刘远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其人其事,对我们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具有哪些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呢?

其一,刘远的影像路数不是从“风花雪月、唯美追求,沙龙比赛”这条路上走出来的。而这是中国绝大多数摄影发烧友的主流线路。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越是非主流的线路,可能越具有文化价值,影像也概莫能外!

其二,由于刘远有着特别丰富和跌宕的人生体验,也有着可以走遍世界的财务自由,更有着“从小就勇于冒险”,年轻时就想走出铜川,看看外面的世界的鲜明个性。那么,刘远走上了“刘远看世界”的摄影道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以刘远的智慧将之定性为:“我不是摄影艺术家,我就是爱旅游的摄影发烧友”,就越发合理且从容,享受且自在!

其三,摄影对于现代人来说有一万种可能性,而我们熟知的还不到万分之一!我们惯常所认知的摄影的记录与表达,时间与空间,信息量与艺术性,用这些老生常谈的“模块”去套刘远,统统不灵光。刘远完全就是一个无法归类的“另类”和“异数”。因为,刘远如果仅仅是行走在他的“刘远看世界”的线路上,那十分好办,也很容易归类。问题是,刘远是不可能按程序拍摄,按规则出牌的人,这次他整出了一大部三卷本的《百年红色》。

从此,刘远的摄影完全须要重新定义和评价!


我看《百年红色》


我总喜欢讲这个笑话:

一个傻子饭量实在太大啦,到饭馆去吃包子,吃之前傻子给店小二说,我吃着你数着,看我吃多少个才能饱!于是吃一个不饱,吃一个不饱,直到吃了四十个包子,饱了!傻子不干啦,哭着嚷嚷:“早知道吃四十个才饱,你们为啥,不早早把这第四十个包子拿出来呢!”

你要说,当年刘远第一次出国旅游就先知先觉,有了《百年红色》的雄伟蓝图,成竹在胸。打死我也不相信!那么,刘远是什么时候有了这个伟大的构想的呢?我相信,就像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出发时也漫无目标,中途也几经周折,不断失败不断调整之后,终于找到了北上的大方向,最后落脚延安!

那么怎么评价刘远的《百年红色》呢?

《百年红色》的第一个价值,首先体现在它的思想性是建立在个人视角之上的。它是以一个中国公民的个人视角记录和表达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红色一百年,世界格局是怎么波涛汹涌、潮起潮落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又是发生了怎样的现实演变和社会进化?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生活质量怎样?他们有着怎样的感受和声音?对于这些深刻变化作者有着怎样的观察和思考?

21世纪的记录和表达,个人视角非常重要。只有每个真实的鲜活的生命个体都对我们这个世界进行观察和记录,受众才能看到更为丰富立体的、多维度的现实。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进行时才会有着更多感性的,具体的,无遮蔽的认知。这些丰富的相互补充,交叉的的对当下现实的观察和描述,就可能被选粹提纯,成为历史! 

刘远说:“这并不是专门的历史著作,而是一段由一个中国普通平民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历史,是对这段历史的个人化观看。”此可谓,不卑不亢,理性清醒,也有些让人感佩的荡气回肠!

《百年红色》的第二个价值,是它的周密的框架结构和翔实的图像和文字资料的搭建和构成。一个伟大的典范的建筑,设计蓝图非常重要,其次就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和精良的建筑施工。刘远说,按照什么框架去结构这部作品,让他苦恼了很多年,有一天突然开悟,将《百年红色》划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部:从沙俄到苏联再到苏联解体后的15个国家;

第二部:曾经实行过社会主义,而今已经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16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部:依然行进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5个国家。

这样的结构划分应该说是这部作品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说实在的,我们的受众绝大多数人,这个大概念是缺乏清晰的认知的,也不会条分缕析到这么精准的程度。将一个高度复杂模糊的事物精准化,清晰化,确定化,概括化,这件事本事就需要智慧,也需要积累!

有这样的设计之后,问题是三大册的36个国家和地区需要材料填充,而刘远给增加设置的底线是一张资料图都不用,全部用自己的照片。“游山玩水,周游世界”十几年,在这里,露出了底牌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远是打无准备之仗的人吗?哈哈,刘远的一生都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似乎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没有无效的消耗,也没有多余的动作。

刘远高就高在这36个国家和地区统统踏入过,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过!妙哉,他的“存货”将三大册的设计框架全部填充,没有任何缺漏和空白。

《百年红色》的第三个价值,是它的访谈部分。刘远对18个国家的18个家庭以及16位个人进行访谈。这可以说是《百年红色》的画龙点睛之笔。无论走什么类型的道路,无论什么政党执政,检验的标准只有一条,是否让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有安全感、幸福感、尊严感,敢说话,心情舒畅的好日子!如果一部对百年红色历史的个人化观看,缺失了对民众生活的观察,对民生疾苦的倾听,那不仅不接地气,而且会空泛空洞,无法经受住时间的侵蚀和消磨!

相对而言,这部分的内容非常重要,但是刘远的访谈质量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访谈浮于表面,提问缺乏层层剥笋般的递进和深入。这可能和刘远的出身有关系,也可能他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百年红色》的第四个价值,是其中的刘远个人部分。刘远作为中国的一个普通公民的命运起伏和人生经历很具有代表性,也能很大程度表征这百年中国人过的日子,经历的艰难困苦,收获的春华秋实。这部分最为翔实鲜活,案例典型,非常可读,也发人深省。但是,遗憾的是,选用的材料跳跃太强,而且中间有链条缺失,给人的阅读感受是有上篇无下文,所以 ,人物命运整体性和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没有得到完美显现!

所有的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都属于遗憾的艺术。《百年红色》的瑕疵无法遮蔽它的光芒,刘远在这部作品里所承载的红色情结,以及对这代人的信仰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物,表现出的刨根问底的精神,他批阅上千万字,皓首穷经,扎实求证,为读者梳理出如此严谨且简明的百年红色脉络,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契合和扣住了许多中国40后50后60后那一茬人那根既麻痹又敏感的神经,这部分人和14亿人相比较,虽然属于少数,但是他们忧国忧民,知道来路,谨慎当下,担忧明天,他们大概就属于渴望了解真理并掌握真理的人,他们的记录和表达是值得所有人正视和倾听!

《百年红色》以下面四行文字结尾:

我们每个人

都是时代的亲历者

也可以是

时代的记录者

《百年红色》有一种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民间,来自于影像,来自于岁月的馈赠,它属于精神的力量,虽是涓涓细流,但可以汇成江海!它反思过去,警惕当下,珍视将来!

作为摄影评论人,我殷切希望《百年红色》早日出版,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像我一样欣赏和喜爱这部沉甸甸的大书!


                           2020年8月7日于西安不不居




《百年红色三部曲》(含赠送《百年红色文集》一本)购书联系方式:

联系人:狄学良

电话:13710606575

成本费:880元(含邮费)

封面:南极  格雷克海峡  2007年

编辑:老吴

评 论
手机:  
电话:  
联系人:
Q Q:   
地址:  西安高新区高新一路9号富德大厦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
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
近日,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滁非绝色》正式对外亮相。据悉,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
《芈月传》热播助长淮南景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着实让“淮南十景”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